坚定理想信念 坚守人民情怀 描绘时代画卷 奏响时代强音

2021-11-08 23:41:06
logo 语音播报



霜枫落秋实 梅香好丹青

——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节座谈会发言辑要

霜枫落秋实,梅香好丹青。暮秋初冬的固原大地很美好!

今天是第22个记者节,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共同祝福,共享成果,共话未来。

今年,是我们党百年华诞的伟大年轮,是西海固父老乡亲告别绝对贫穷的光辉年份。在我市的新闻发展史上,也是值得浓墨重彩的一年。市、县(区)媒体如雨后之笋竞相融合发展,形成了更强大更快捷更现代的传媒矩阵,为生动逼真、量足质优地讲好固原故事奠定了物质基础和智力支撑。

天时人相和,开门满堂红。今年市新闻传媒中心有22件获得宁夏新闻奖项,为近十年来成果最为丰硕的一年。特别欣慰的是,市传媒中心的媒体平台——广播电台有1件新闻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实现了我市广播电台有自办节目以来半个多世纪零的突破。这是全市新闻界共享的一份成果与荣誉!

回首事业,感念盈怀。我们取得的每项成果、每个荣誉,都来自于伟大的时代,都归功于党的领导,都源自于群众的蓬勃创造活力,都凝结着奋斗者付出的汗水和心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几代新闻人见证了固原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我们记录了固原脱胎换骨的光辉历史。幸甚至哉!

展眼发展,前景美好。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致新华社成立90周年贺信精神,“要在党的领导下,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坚定理想信念,坚守人民情怀,赓续红色血脉,坚持守正创新,加快融合发展”,不断讲出固原“脱贫小康感党恩”的好故事,续写固原“振兴共富跟党走”的新篇章。(本报编辑部)










我的获奖感言

○郭佳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在资深前辈与后起之秀面前发言,我有点发怵,因为大家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都比我强,而且强很多。只不过自己比较幸运而已,用固原话说是“撞上了”。但这个幸运是固原市新闻传媒中心带来的,我是沾了它的光,所以说要感谢组织、领导及同事,离开这个平台没有机会与资格去参评,更不可能获奖。

2020年9月下旬,一次闲谈中,获知海原一退伍军人试种成了马铃薯新品种“黑金刚”。马铃薯是我市的支柱产业,遍地都是。我只听说过“黑美人”,没听过、更没见过什么"黑金刚"。带着好奇,10月4日,也就是国庆假日期间,我独自驾车前往,路上还想这是中卫地界,采写后不播咋办?又一想,探个究竟再说。真是不虚此行。退伍军人名叫郭建雄,在离西吉、海原、固原平均60公里的月亮山下,一个叫红沿沟的地方大面种植了“黑金刚”,说起话来一板一眼,“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等妙语连珠,让我很是兴奋。假期结束写稿时,总觉得不完美。于是在10月9日,自己又独自驱车前往,这次比上次轻松,不用导航了。恰好遇见原州区三营镇的村民来买“黑金刚”作明年的种子,也采录到了村民们羡慕称赞的欢声笑语。《郭建雄种植“黑金刚”成网红》就是这么来的。当时,没想更多只是把稿子写到自己满意就行。

确定12月16日召开“纪念海原大地震100周年座谈会”的消息,我也不知什么力量,促使自己奔赴到了活动现场,桌签上标明的媒体多的一时数不清,当然不可能有我们的。找了个角落把包放下,舒了口长气、平抚了一下心情,为了保证录音效果,克服自己年龄大、形象差等心理障碍,一次次从人前经过,勇敢地将录音机移动在每位发言者面前。以“记忆·奋斗”为题目的第56期节目播出后,引起了广泛关注与好评,听众纷来电来信说意犹未尽,我也觉得缺个好的结尾。与马天堂老师交流后,又采访了武淑莲等人,在他们的指导支持下,第57期又和听众见面了,这就是作品《不能忘却的记念》的来历。

《记录六盘》自2020年6月创办以来,按照“坚定方向、做好导向、确立志向、把握取向”的思路,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作为该节目的采编者,没有什么高招与技巧。发现线索后,带上小小录音机出现在被采访者面前,坐下来静静地听他们的讲述,轻意不打对方的话。在自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他们能抽出宝贵的时间来接受采访,我很是感动与感激。

采访人听到自己的录音多次在节目中出现,高兴之余,通过手机转发至亲朋好友,而亲友的再转发,无形中提高了《记录六盘》的收听率,由起初举步维艰无稿源发展到有人找上门来。闵宁镇的汪雪莲,西吉县的马淑华等人分别找到我,都说特别喜欢这档节目。在与他们的相谈甚欢中,《汪雪莲的玻璃画“情缘”》、《马淑华的“爱情”》等录音报道陆续和听众见面了。

回顾一年多的工作经历,发现写稿的不是我,而是被采访者自己,我只不过是用录音机作工具的一个"搬运工"而已。将老百姓充满劳动气息、生动活泼的话用到节目中,比如获奖作品《郭建雄种“黑金刚”成网红》,时长3分41秒的稿件,恰到好处、接地气的同期声有八处。

有些老百姓的语言真的很美,他们的语气、腔调、神态、心情我们学不来,也模仿不上。在彭阳县冯庄乡虎崾岘村,遇见了一位当年建沈家河水库的老人,他说“原来没鞋穿,有鞋也不敢穿,一穿就烂了;现在新鞋多地穿不完,穿上还急忙穿不烂”,就这么一句话,用怎样的文字我都描绘不出老人亲口说出的那种感染力,听众听后先是笑、笑后却想哭,哭后会情不自禁的发出“现在的生活真美好”的大声感叹,但事实远远不至这些!

珍惜且不辜负所在的平台,以感谢感激之情面对采访对象,是我采编《记录六盘》的初心,是好写稿写好稿的动力。另外,为了寻找节目线索,采访现场我不忘拍照,播出前都会配图发文在朋友圈做节目预告,中心客户端发出后在圈内再转发,这算不算获取稿源的“秘笈”呢?不,这是媒体融合带来的好处与优势。

一路走来,虽很辛苦但也开心。听众张举文,不但给我画了一幅粉笔画,还写来了这样的评语“扎根六盘大地,不分一年四季。记录固原故事,弘扬各方正气”;听众杨冬青写道:“《记录六盘》内容多,百姓故事真鲜活,脚力眼力笔有声,初心不改出力作。”

录音报道《白描水浒人物展的前前后后》播出后,83岁的柴培科老先生发来信息说:“收听了,是鼓舞,是鞭策!在有生之年我还想再画些群众喜欢的画,报答党和人民的期望”。我就用柴老简短有力的来信,结束今天的发言。

谢谢大家!




写有意义的报道

○马瑞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这两天,翻看了很多同事的获奖作品发现,每一篇好新闻其实都在讲一个好故事。

写好报道要学会讲故事,这在当下已成为共识。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几个来自央媒前辈在采写新闻或创办栏目时的故事,试图说明讲好故事应该把握的最重要的几个原则。

费伟伟是人民日报社地方部副主任,他曾讲过自己1985年春去山东采访的经历,当时,正好赶上一桩轰动齐鲁的大事-------原济南军区抽调部队赴中越前线参加战备值班。他说,那时参加工作时间不长就遇上了这样的大新闻,倍感欣喜,顿时激情燃烧。他花费了时间,洋洋洒洒写了一篇五六千字的通讯稿交给了人民日报社总部,然而,时任总编室副主任的吴元富看完稿件后严肃地对他说:这篇报道不能用,并且,也不准以人民日报记者的名义往外投稿。

1984年,是改革开放最关键的一年,也是最具标志性的年份。这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中第一次出现了“市场”二字,市场经济的大潮由此在神州大地汹涌而来。这一年,中国在开放方面也是频见鸿篇华章,对外开放步入了一个新阶段。吴元富说:“中央提出改革开放,一再申明我国和平发展的决心,如果这时发出这样的长篇通讯,那么外界给出的唯一解读就是中国的边境战争可能又要升级。这样的话,不符合当下中央的政策、不符合改革开放的形势、它和中央把改革开放作为压倒一切的第一位的中心工作这个精神不一致。”

做报道首先要考虑的是报道的意义。好故事都是有意义的,而最大的意义,就在于能够反映时代的精神,能够和时代主旋律同频共振。无论时代怎么变,及时反映时代的进步和变迁,始终是报道的灵魂。

第二个故事想和大家分享的是《人民日报》记者采写的《“云”解塬上渴》这篇稿件的创作过程。2019年的时候,宁夏分社给地方部报的选题是想写写西海固地区怎样利用网络、手机管好农村用水。选题很快通过,可稿件发回后,编辑们一看:跑题了。解决管水难的问题不是没写,但没有作为报道的中心去写,报道重点还是落到了如何解决吃水难上。

编辑们认为:贫困的地方解决了吃水难,有一定新闻价值,但是,确保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部解决,是我国脱贫攻坚战略目标任务中早就明确的,解决“吃水难”的故事纵然讲得再生动,其新闻价值也自然由于此前同类报道太多而递减。而“管水难”则一直是农村地区的老大难问题。因此,如果报道能及时聚焦这个迄今仍在探索攻坚中的复杂难题,无疑更具新闻价值。此稿修改过程中,记者们请教过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副院长王忠静,从他那里才知道“农村管水问题是个世界性难题!”为了把“怎么管”这个技术问题讲清讲透,他们去看智能化阀门、传感器,爬到地窖里看智能水表等等,很抽象、找不到故事。没办法,又去找技术人员往深里聊。有多深?深入到一起破解了技术问题。聊完了技术,又去自治区水利厅采访,结束后让记者们又大吃一惊,宁夏水利在全国很超前。最终,记者们带回众多的素材,反反复复折腾近一年时间,数易其稿后,把报道的中心真正拧到彭阳县怎样依托互联网、“智慧云”自动化管水这个新闻上。稿件一经刊发得到了中央相关部委的一致肯定,2020年9月20日,水利部在银川启动宁夏“互联网 城乡供水”示范省(区)建设。人民日报社记者在报道发表后写的业务研讨中,深有感触地说:“可读性必须服务于思想性。讲好故事要抓住内核,再谈生动,这样才能凸显新闻的思想与价值。”

最后,我还说说曾经红极一时的《东方时空》栏目,其中定位为服务性栏目的《生活空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创造了媒体中少有的一个现象:那就是 政府、民间和专家对这个栏目都很满意。

在央视,有很多年轻人问白岩松《东方时空》不就是现如今晚上八点播出的那个新闻栏目吗?怎么在你们的回忆中,竟有那样离奇的江湖地位?你们当初,究竟做了什么?

《东方时空》可能就做了一件事:平视。 用《东方之子》平视人,不仰视不俯视;用《生活空间》平视生活,不涂抹不上色;用《焦点时刻》平视社会,不谄媚不闪躲,最后用不同于以往的平实语气,说人话关注人像个人,平视自己。

仅此而已。




转型总是在路上

○陈佳文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已有七个年头。 这七年,我从一个不通世事的学生成长为一名全媒体记者。感谢单位提供如此优质的“沃土”让我成长,感谢各位老师不离不弃的帮助和照顾。

有人说,记者这个职业是光鲜的。其实,光鲜的只是新闻,而不是捕捉新闻的记者。作为一种职业,记者有不为人知的酸甜苦辣,更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理想情怀,让我们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不断向前奔跑。

前段时间,和几个媒体朋友聊到,现在很多的年轻人认为干新媒体无非就是复制、粘贴,外加各种刷手机屏,工作既枯燥又没成就感还要经常加班。其实,并非如此。从我的经历来看新媒体记者就是全媒体记者,更符合当前媒体融合下的发展趋势,是非常锻炼人的岗位更适合年轻记者成长和发展。新媒体记者除了会写稿、拍照、拍视频,还要会出镜,会制作短视频、VR产品,H5以及无人机航拍、现场直播等等融媒体产品,甚至还要会写段子、会抖包袱。我想这样的记者才是未来媒体发展更需要的,也是我们在这个行业从业的新要求。

2015年,我停更了自己运营两年的微信公众号来到固原日报社,成为了一名党报新媒体编辑。至今,我依然清晰地记得第一次编固原日报微信公众号的情景。本想着自己有运营微信公众号的经验,当个微信小编应该没有太大问题。可第一次编固原日报微信就“翻了车”,一天时间基本上都在找稿子、顺句子、改标点,到最后我选编的四条新闻稿只有一条适合当天刊发,最终在几位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晚上7点总算是勉强完成了当天发布的任务。2016年,我一边向身边的各位老师学习新闻采访和写作一边在网上学习新媒体和无人机技术。除了外出航拍其他时间基本都是在单位渡过。

这一年过得很快也很充实,也为我后来长期从事新媒体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年记者节我收获了人生第一件宁夏新闻奖。

2017年,市委宣传部把《固原汇》客户端和《精彩固原》客户端合并重组为《今日固原》新闻客户端。我被抽到《今日固原》新闻客户端负责运营维护和日常更新发稿,这个任务一直持续到现在。这五年,我和《今日固原》新闻客户端相伴相生、相互促进。运营维护、文字排版、稿件顺序、图片视频编辑等一点一滴都需要全盘统筹、精心雕琢。每天的工作,仿佛在钢丝上行走,一不留心,一个错别字、一个错误符号,都可能造成或大或小的差错。每推送一条时政新闻,都是细心细心再细心,确保正确无误再发送。每一条稿件的配图大小、刊发位置、呈现时间都需要从讲政治、讲时效、讲节点等方面统筹兼顾,确保每条稿件都出现在合适的时间和位置。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这块阵地上虽然过程艰辛,但更多的是开拓视野、赢得掌声、收获幸福。这些年,我每年都会收获新闻奖。2016年主创的新媒体作品《VR全景看固原》和2020年的新闻摄影作品《戏曲进校园 经典共传承》两次被宁夏记协推荐参评中国新闻奖,由我创办的《早安固原》《大美固原》《听见固原》《VR全景看固原》《周末编辑部》等新媒体栏目,经过几任编辑的创新举措办的越来越好。

第22个记者节,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尝试新媒体工作。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时代下,作为最基层、最一线的一员,我将和我的同仁们一起牢记使命,初心笃行,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理想情怀,坚持守正创新,尽自己所能,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新的模式,讲述新时代固原追赶超越的生动故事,传播新时代固原正能量!




讲好家乡故事

○何恩波

从大学毕业后进入新闻行业工作,转眼间已有12个年头。对于每一位记者来说,终日奔波是特色,通宵达旦是常态。我们在固原这片红色热土上,用手中的笔和肩上的镜头聚焦时政民生,用沾着泥土、带着露珠、冒着热气的新闻作品,讲好家乡的新闻故事。

2020年1月10日,固原新闻传媒中心正式成立,标志着固原新闻传媒融合发展站在了新起点上、迈出了新的步伐。在这668天的日子里,大家锤炼技能,努力把自己变成一名新闻采编多面手,每个人在机遇与挑战中都收获了成长和蜕变。在此,我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三点收获和感悟。

 感悟一:深入基层一线,处处都是好新闻。坐在办公室里,拿着材料写新闻,那叫汇报稿,只有深入到基层一线,每到一个点,哪怕是平常和简单的故事,都会让我们从中了解到一种真实,才能写出、拍出有血有肉的新闻作品。今年的9月5日,恰逢周末市区出现强降雨天气,雨势较大。我站在公交站点等车的时候,遇到一位手拿扫帚的环卫工正在冒雨清扫着街道,我上前问道:“大叔,这么大的雨,怎么还在清扫?”。环卫大叔笑着对我说:“现在创卫成功了,所以每天都得把城市打扫得干干净净。”天降大雨,当大家都躲在家中避雨时,却有无数的环卫工人依然坚守在工作一线,这不就是我们身边最好的新闻吗?我拿起手机迅速拍下了一张图片,附上寥寥几句说明,报纸编辑部的同事们第一时间就进行了的刊发报道。虽是一张简单的图片,却展现身边环卫工人的敬业精神。所以说我们身边并不缺少新闻,缺少的是发现新闻的眼睛,作为记者,我们要练就“火眼金睛”,发现更多有价值的新闻。

感悟二:好的报道题材需要用好绣花针,练好绣花功。新闻好写,写“好新闻”难。视频好拍,拍“好视频”难。要采写好新闻,首先要深入现场,通过与采访对象深入的交流,获得最有价值的新闻素材,这样才能全面掌握新闻事件本身及新闻中的亮点。采访结束后,要经过不断地思考,不断地修改,不断地完善,才能完成一篇好的新闻报道。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和同事白健业深入到固原特殊教育学校采访,那些失聪失语儿童用手语学党史、唱国歌的情景深深地触动了我们。由于无法交流,我们几次深入到校园,和孩子们一起写日记,做刺绣,雕刻瓷盘,终于有了深刻的认识,这些无声世界里的孩子们对中国共产党,对祖国爱的深沉,他们表达爱的方式震撼人心,感人肺腑。最终,在中心的各位老师热情的帮助下,历时一个月,新闻作品《无声的党课》终于刊播。看着自己的新闻作品,让我们感觉到无法言喻的成就感和获得感。好记者要讲好故事,对于新闻报道,我们要下足功夫,用好绣花功夫,才能采写出好的新闻作品。

感悟三:全媒体时代记者既要“全”又要“精”。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迅速普及,让信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对于记者的要求就更高了,既要写得了文字,又要拍得了视频,还得会编辑制作,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挑战。经过668天的磨炼,如今我们的大家纷纷拿起了摄像机、照相机。每个人开始尝试不同的新闻报道形式,在实践摸索中逐渐成长。同时,每个人也要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到“精深加工”。文字记者在撰稿方面多推敲,让新闻字字珠玑,句句真情。摄像记者在摄影技术上不断钻研,拍摄出更加构图精巧的画面,捕捉到鲜活感人的瞬间,这样我们的新闻才更有焦点、更有亮点、更有看点,培养最忠实的受众,成为读者最信赖的党媒。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每个新闻工作者都要坚持正确新闻舆论导向,不忘“与党和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的使命初心,争做更接地气、更暖人心、更具活力的好记者,传播固原声音、记录时代风云、推动社会进步、守望公平正义。




记者,是个啥职业?

○马飞

又是一年记者节,回想起从业三年经历的点点滴滴,一个灵魂疑问涌上心头:记者,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

记者的24小时

如果把三年来难忘的经历浓缩成一天的24小时,那会是这样:

1点20分,拍摄交警夜查违法车辆行动

3点26分,在去往森林火灾现场的路上

5点05分,在“徒步任山河”活动出征仪式现场

12点45分,会议“拖堂”,现场记录中

13点20分,写稿

19点半,在文艺演出现场寻找拍摄角度

22点整,在疫情防控视频会议会场

类似这样的经历,对新闻记者来说,如同家常便饭。记者这份职业不受正常作息的约束,一天24小时随时可能有工作。365天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出发”。不是在现场,就是在去现场的路上。

新闻的生命在现场,现场有感人的细节。现在,仍让我难以忘记的是:凌晨一点的大风中,交警挺拔的身姿和犀利的眼神;火灾扑灭后,那一个个沾满泥土的微笑;黎明中,迈着坚定步伐,要去挑战108里徒步的少年们;振奋会场的一个个金句;身着单衣,在寒风中回忆舞蹈动作的年轻演员…一次次被这些细节感动,所以一次次忘记了疲惫。也因为相信这些细节值得被记录下来,值得被更多人看到,所以一次又一次选择“出发”。

记者的习惯

当记者久了,会有一些比较独特的习惯。比如,看见错别字会感到难受,总想着改正过来;接到下班后的电话,会突然紧张起来;半夜会因担忧一个字没有改正而惊醒,结果发现是虚惊一场…

习惯的养成是有迹可循的。“采访中要留心抓细节。”“定点有固定时间和固定地点的意思,为避免歧义,这里改成定时更合适。”…前辈和同事的教导及建议让我在对新闻行业的严谨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提醒我工作要更用心仔细一些。在不断的新闻实践中,我开始习惯在采访多问多看多记,写稿中多想多查多改。写时政新闻,习惯了校对新闻稿件和重要讲话的表述是否一致;写人物通讯,习惯了参照证书、照片等实物核对人物经历。总之,习惯了写下的每一个字都要尽可能有据可依,习惯了在辛苦中逐渐成长。

成长是悄然发生的。在和宁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卓越人才班的同学一起采访时,我总忍不住提醒他们要多留心。在为他们修改新闻稿件的过程中,我“沉迷”于一点点核对事实,一遍遍推敲琢磨,一篇千字文竟修改了2个多小时。看到懵懂的他们,历经辛苦,最终拿出还算不错的新闻作品。我突然回想起三年前的自己,也和他们一模一样,不禁感叹,不知不觉间,我已和过去如此不同。

现在我可以说,记者是在书写变化中自己也发生变化、在见证成长中自己也会成长的职业,是一个辛苦而有意义的职业。它是我所从事的职业,也是赋予我生活价值的职业。




心中有理想 笔头有激情

西吉县融媒体中心


作为一名记者,是我们的快乐。当你看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在新闻上,看不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在路上。忘不了烈日高照的田间地头,挽起裤腿、扛起装备,看着老乡脸上灿烂的笑容被记录在摄影机里,我们的心里也乐开了花;忘不了风雪呼啸的疫情防控卡点,裹起棉袄、背着支架,听着工作人员讲述的经历被记录在摄影机里,我们心中油然升起了满满的敬意……作为一名记者,要扑下身子深入基层,将自己的工作当成为人民服务,才能写出有深度、有温度的新闻。

我们一直坚持作一名“身有书香味,脚有泥土味”的新闻工作者,每次重大活动、事件,都少不了我们的身影,用镜头跟笔记录着这个县城的发展变迁,我们心中有理想,笔头有激情。

从一个刚入圈的“小萌新”开始到成为一个优秀的记者,这不仅需要超出常人的毅力与坚持之心,还需要有专业知识与把握大局的能力和政治智慧。当一篇精心采写的稿件获得领导的认同和读者的好评时,那份满满的自豪感更加坚定了心中的信念,那就是作一名记者,我们无悔。这些年来的采访经历已经成为我们记者生涯中一笔宝贵的财富,也正是新闻工作的意义和魅力,吸引我们在这条路上不懈跋涉、苦苦追求,应该说,这就是我们的快乐。


坚守初心 他们永远在路上

隆德县融媒体中心


11月8日,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也是一个平凡的日子。和往常一样,他们整理好摄像机、三角架、话筒,采访后,错过饭点,也要秉灯赶稿。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中忘记了今天是自己的节日——记者节。

一年365天,无论是晴空万里的白天,还是风雪交加的夜晚;无论是烈日炎炎盛的夏,还是寒冷刺骨的严冬;无论是城市的大街小巷,还是乡村的田间地头;无论是疫情防控第一线,还是党旗飘扬的最前沿。新闻在哪里,他们就在哪里。他们,用手中的笔墨讲述百姓生活;他们,用肩上的镜头记录时代变迁。

有新闻发生的地方,就有他们的身影。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们冲在医院、乡镇、社区疫情防控第一线,记录全县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感人故事;他们深入基层,走进农村、学校、企业,用动人的文字和鲜活的画面勾勒出了一个个不同的时代美景。在他们采写的每一篇报道的背后,都写满了苦与乐,酸和甜,饱含着孤独和温暖,寂寞与充实,这就是他们的生活,这也是他们的责任与担当,坚守初心和使命,他们永远在路上。


抗击疫情进行时 新闻记者在行动

泾源县融媒体中心


面对疫情,在特殊而严峻的时期,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跟所有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战士”一样,逆流而上,时刻奔波在报道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线,传递着一个个正能量的感人故事,记录着每一个感动的瞬间,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新闻记者。

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的宣传报道中,记者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宣传第一线,面对危险不退缩,发扬了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工作作风。有的记者带病工作,受领任务不打折扣,吃药顶着完成任务……大家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共同的目标——早日战胜疫情!

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作为“无冕之王”,所有的记者“战士”们有着至高的能量,做好一切宣传报道,把战报回馈给党和国家,把鼓励传达给一线“战疫”人员,把实情展现给人民群众。各路记者第一时间奔赴阻击疫情一线,用镜头记录了各级领导干部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各检测点、卡点工作人员担责履职、社会各界积极献爱心,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感人瞬间。


我们也是“逆行者”

彭阳县融媒体中心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面对复杂艰巨的疫情防控形势,彭阳县融媒体中心新闻工作者肩负使命,深入抗“疫”一线,传来一线的新闻报道,给公众以力量与希望。新闻工作者也是这场战“疫”中的最美“逆行者”。

我们深入战“疫”一线,不怕辛苦,冲锋在前,主动深入到村组、社区、医院等防控疫情第一线采访,与基层一线党员干部、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值班民警面对面沟通交流,用笔和镜头记录着疫情防控最新动态。披星戴月,伏案写稿,我们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用一个又一个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精品力作,传递抗疫最强音。

“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的任务就是为勇敢的人、坚守的人、努力的人鼓与呼”,执笔仗剑行天涯,与白衣天使同袍抗“疫”。我们“在一线、在基层、在现场、在身边、在心里、在一起”用手中的笔,用肩上的摄像机,用心里的牵挂,用肩上的责任,记录着彭阳疫情防控故事,讲述着抗疫精神。



编 辑:王   彤

责 编:王平花

审 核:王建保

全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

立即下载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