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打响“学在固原”教育品牌——固原市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纪实

今日固原
2022-09-08 10:56:37
logo 语音播报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

近年来,固原市委、市政府深入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教育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持续开展教育质量、教师素质“双提升”行动,极大地提振了全市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信心和底气,极大地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学生专心向学的热情和动力,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明显增强。全市教育体育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论述,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学校育人主阵地,全面构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深入推进“双减”工作,促进学生多元个性发展,创造了固原教育发展史上最好业绩,交出了新时代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宣誓

实施立德树人工程,着力构建“五育并举”体系

扎实推进德育,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培训和中小学校思想政治课一体化建设教学展示研讨活动,培训思政课教师900多人次。扎实推进智育,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素养教育,进行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钻研精神。扎实推进体育,深化体教融合,培训足球教练员、裁判员150人。扎实推进美育,实施学校美育教师配备和场地器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联合宁夏师范学院举办了全市首届美术教师艺术作品展。扎实推进劳动教育,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组织实施劳动教育周活动;培育自治区级劳动教育示范学校13所,打造自治区级劳动教育精品课5节、劳动教育获奖课20节。

阳光体育大课间

实施资源增量达标工程,持续改善办学条件。近三年新建各类学校17所、改扩建41所,累计投入159亿元。持续推进农村相对集中办学,撤并小规模学校231所,组建教育集团23个、城乡教育共同体43个。完善普通高中基础设施,加快推进西吉一中建设任务,完成固原二中综合教学楼建设工程和11所普通高中高考综合改革项目,培育1所自治区级特色高中示范校。普惠性学前教育覆盖率达到99.5%,高于自治区下达指标11.7个百分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五县区全部高质量通过国家评估认定,小学六年、初中三年巩固率分别达到99.9%、98.3%,高出预期目标3.2、2.7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普及,毛入学率达到94.3%,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2.9、0.4个百分点。

放飞航天梦

实施规范化管理工程,切实强化政策落地。深入开展中小学生“五项管理”和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通过“5+2”、“6+2”模式,实现所有中小学校和有需求的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全覆盖。强化“互联网+教育”融合应用,建设完成在线互动课堂项目330间,81%以上学校建有校园局域网,98%以上教学班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创建教育信息化达标县1个,应用示范校20个。强化校园综合治理,全市校园封闭式管理、专职保安、“护学岗”配备及一键式报警系统、视频监控与公安机关联网均达到100%。强化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制定《固原市建立义务教育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实施办法》,实现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常态“清零”。

“红领巾心向党”校园文化艺术节

实施新时代强师工程,努力增强师资力量。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9.9%、99.9%和98.3%,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有效落实,近三年面向全国引进重点师范院校硕士研究生10名、公费师范生234名,招聘特岗和事业编制教师343名,政府购买学前教育保育教育服务岗位2000个。骨干名师队伍不断壮大,先后培养全国模范教师4名、优秀教师10名,自治区特级教师28名、“塞上名师”15名,市级“六盘名师”100名、名校50所、名校长30名,涌现出了何桂琴、张小玲等一批先进典型,累计建设“名师工作室”62个,打造了一批教改课改示范基地。

同唱一首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实施改革创新工程,有效激发内生动力。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校园减负行动,对所有进校园事项实行清单管理和报备审核制度。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改革,规范调整固原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增加市委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团委、残联作为成员单位,聘任市级督学59名、市级特约督导员18名。推进“管办评分离”改革,开展教师“县管校聘”改革试点,激发学校办学活力。积极应对新高考,深化招生制度改革,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评价办法,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进育人评价模式、教育评价方式和管理评价机制。

红色家书诵读比赛

严格落实“双减”要求,护航学生全面发展

加强政策落实,进一步压实“双减”工作责任。对标对表“坚决取缔一批、停业整顿一批、规范运行一批”和“一年内有效减轻,三年内成效显著”的总体要求,按照“三个从严”整治原则,对校外培训机构开展专项清理整治,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达93.8%。坚持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零”审批,严格执行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纳入全国校外培训机构监管与服务平台管理。规范学科类培训机构收费行为,将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风险管控前置,实行培训机构预收费银行监管,家长消费预警提示。同时,按照职责分工顺利完成非学科培训机构主管工作交接,并加大隐形变异培训行为查处力度。今年上半年,联合各部门对校园和培训机构房屋安全、消防安全、疫情防控、培训材料、教材内容插图等方面开展2次全面排查,有效预防各类安全风险隐患,多措并举保障“双减”工作落地落实。

劳动教育

多元化高质量开展课后服务,进一步提升“双减”服务质量。坚持“一校一案”原则,进一步挖掘校内潜力,统筹利用科普、文化、体育等社会资源,让课后服务更有质量、更有温度。多方筹措保障经费,联合市人社局核定课后服务绩效总量,督促所辖县区落实课后服务经费。今年,各县区同步探索农村学校、不完全寄宿制学校走读生、全寄宿制学校学生课外服务机制,不断完善实施办法,在“双减”工作上持续发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有效减轻家长校外培训负担。

高中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研讨会

加强教学改革,进一步推动“双减”减负增效。深化教育评价改革、高考改革、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推动乡村小规模学校集中办学。联合开展“双减”、“五项管理”专项督导检查,坚持落实市级督学每月一督导、每月一通报。落实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指南、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普通高中办学质量评价指南,建立市级质量评价专家团队,制定市级质量评价监测办法,实行学前教育试点监测、义务教育三年级以上逐级监测,初中和普通高中突出增值评价,定期发布监测报告,强化结果应用,将教学改革作为推进“双减”工作的强力引擎,促进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

校(园)长听评课

借力“互联网+教育”,构建教学新常态

“现在的课堂变化太大了!以前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没见过的事物时,我们总是一知半解很费劲。自从学校有了智慧教室后,老师借助互联网讲课,运用文字、声音、图表、视频、动画等多媒体,使我们看到了现实生活中无法看到的场景,这样的感觉很神奇。”这是固原广大农村学校学生的普遍感受。

自治区建设全国“互联网+教育”示范区以来,我市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建设与应用,构建起了基于互联网的自主学习、互动探究、主题拓展新型教学模式,使智慧教、个性学成为学校教学新常态。

校外研学活动

针对区域、校际之间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三个课堂”实现全面普及应用。86%的学校与北京、上海、福建等地优质学校实现结对共建,所有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与全区优质学校实现结对帮扶,城乡教师常态化开展“一托二”同步备课、同步授课、同步教研。

美术课堂

我市在基础教育领域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创新素养教育机制,开设人工智能、机器人、编程、3D打印等课程,建设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测评和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着力培养学生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职业教育领域,加快建设国家级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利用VR、AR、3D影像、人机对话等技术,广泛开展虚拟仿真实验实训教学,解决实训设备更新快、材料消耗大、情景再现难、环境风险高等问题,缩短了实训教学时间和培养周期,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机器人工作室

依托“互联网+教育”,我市着力打造中小学“德育学堂”,广泛开展城乡师生“同上一堂思政课”,组织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开展一体化备课、培训和示范巡讲,增强线上线下、课内课外协同育人合力。利用学生体质监测系统、视力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和可穿戴设备,精准收集和分析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即时指导学校科学合理安排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利用自治区教育云平台,将劳动观教育有效融入在线教学,培养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

“我们还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支撑服务作用,构建信息化环境,助推教育治理水平提升。通过‘智慧校园’、‘云校家’,实现了家校互动、教师考勤、班级考核、教师考评等应用,增强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创新教育教学的能力,实现了校园办公、校务管理、教务管理的数字化。”市教育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互联网+家校共育”突破时空的局限,促进了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催生了个性化、定制化的教育新形态,使得家校共育机制如虎添翼,所有学生都可以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音乐精灵

征程万里阔,奋进正当时。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发展更加均衡更为优质的教育,实施教育质量提升行动。立足新起点、踏上新征程,全市教育体育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区市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上下功夫,在打响“学在固原”教育品牌上做文章,坚持示范引领,倾力打造特色名校;坚持立德树人,全力提升教育质量;坚持统筹协调,着力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坚持深化改革,致力推动教育创新发展;坚持人民至上,努力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贡献教育力量,在加快推进宁夏副中心城市建设中彰显教育担当,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篮球比赛

线上学习

各县区教育教学工作亮点纷呈

原州区: “五育”并举见实效

对标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精心设计载体,充分利用“三进”挖掘教材上好思政课,拓展资源广泛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确保德育工作取得实效。原州区第十七小学“和润5+X”学生发展评价成为教育部公布的第二批“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深化体教融合,常态化开展校内比赛、校际联赛,打造三营中学、固原五中为篮球特色校;挖掘美育功能,开齐开足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连续17年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连续11年举办书画大赛系列活动;补齐劳育短板,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积极推进劳动教育基地建设,着力培养学生劳动精神。

西吉县: 竞技交流提素养

将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四课”比赛、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教研员专题讲座和示范课、教研综合能力评选展示“大练兵”等活动作为教育质量、教师素质“双提升”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分级分阶段全面推进。举办全县第一届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四课”比赛、全县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全县中小学校(园)长办学治校“大展示”活动、全县第一届教研员专业引领“大练兵”活动,所有活动分学校、共同体、县级“三级”实施,覆盖全体教师,锻炼了教师队伍,培养了一批优秀教师,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彰显,有力助推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

隆德县: 课后服务有特色

加强顶层设计,出台政策文件,重点落实“双减”“五项管理”、课后服务和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工作。充分保证课后服务时间,制定完善课后服务“一校一案”,丰富课后服务内容,补齐“五育”短板,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隆德一小典型经验《助推“双减”提质增效 优化设计赋能前行》获评自治区教育厅2022年第一季度“双减”优秀案例。免费开办钢琴、书法、吉他等76个科目的公益兴趣培训,助力“双减”落实落地。开展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举办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召开家长专题会56次,开办家长学校28期,引导家长学习“双减”政策,形成教育合力。

泾源县: “互联网+教育”走在前

紧抓自治区“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机遇,扎实推进智慧校园、智慧教室、网络在线互动课堂建设,累计建成“智慧校园”应用试点校11所、自治区级“标杆校”5所、“智慧云”教室119间、在线网络互动课堂168个、精品录播教室11间,多媒体教室占比达100%,全县中小学400M宽带网络实现全覆盖。成立县级信息技术应用学科指导组,培养“互联网+教育”种子教师团队150人、卓越教师团队50人,全县95%的教师能够熟练运用信息化设备开展教学活动,在全区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测试中合格率达99%,优秀率达57%,典型经验被中国新闻网等媒体报道。

彭阳县: 教育改革增活力

建立推门听课机制,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随机进校“推门听课”60余节次;出台《彭阳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走教支持计划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32名音、体、美等学科教师“下沉式”包校走教;“双线控辍”,“五长”负责,“控辍保学”常态清零;建立完善激励关怀机制,绩效工资按考核发放;举办首届老教师光荣退休仪式,开展退休、困难教师慰问活动;开展校园综合治理,学校专职保安配备率、封闭化管理达标率、一键式报警和视频监控系统达标率、“护学岗”设置率100%达标;落实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确保无一名学生因贫困而放弃学业。


编辑:张永东

责编:马茂荣

审核:王   勇

全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

立即下载
发送